喜报 | 我校在江苏省2024年“苏乡永助”资助育人主题活动中荣获佳绩
发布人:yzxsc  发布时间:2025-02-17   浏览次数:15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宣传国家资助政策及成效,激励广大受助学生奋发自强、立志成才、勇于担当、感恩报国,省教育厅在2024年组织开展“苏乡永助”资助育人主题活动。近日,主题活动评选结果揭晓,我校荣获佳绩。信息工程学院顾家玉老师获评“江苏省优秀高校资助工作者”;体育学院顾大勇同学获评“江苏学生资助宣传大使”;体育学院案例《从竞技场到新职业航向:“三纵三横”模式下退役运动员生涯规划的指导实践》获评生涯规划指导典型案例。机械工程学院案例《感恩奋进 挺膺担当 晓轩先锋队在行动——探索受助生实践育人新模式》获评研学实践典型案例;电子工程学院案例《 “邮”你更美好》获评“访家之路”典型案例。


 “江苏省优秀高校资助工作者”

信息工程学院  顾家玉



顾家玉,女,中共党员,从事学生管理工作33年,曾担任信息工程学院学工办主任、学工党支部书记、学院党总支学工委员,现任专职辅导员;校一次党代会、教代会代表;先后担任0321商日、0711网络和1011网络班主任。

33年的长征、33年的奋斗、33年的进取,顾老师始终坚持“德育为先”的原则,秉持“用心服务学生、用情教育学生、用爱培养学生”的工作理念;以“‘辅’学生成长、‘导’学生成才、‘员’学生梦想”为己任;以“慈母般的胸怀”包容、接纳、服务学生。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力争走进每个学生的内心,认真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在学生资助工作上更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能认真学习并深入研究国家有关资助政策和学校的有关要求,吃透其精神,坚持原则,把握好大方向,在制订工作计划、实施细节特别是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又能做到以人为本,用自己的热情使每位受资助的学生以及全体学生,都能切切实实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使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顺利地完成学业。


江苏省学生资助宣传大使”

体育学院  顾大勇


顾大勇,男,汉族,中共预备党员,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2022级学生,校资助宣传团队成员。顾大勇曾是一位柔道运动员,因伤退役后转战校园。从盐城体校到扬州职大,在国家资助政策的眷顾下,他筑梦前行。

深知感恩积极参与资助政策宣讲工作,被聘为校资助宣传大使,组织系列资助育人活动深入班级、深入学生社区、深入新生报道现场宣讲资助政策,带领团队走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返回母校现身说法,以自己的励志成长故事激励学弟学妹追梦他积极探索“资助+就业”,深化资助育人成效。作为“五环”志愿服务队队长,他带领团队创编“少儿体适能课间操”深受中小学欢迎,让更多大学生认识体适能、了解体适能,让他们有了更多的就业选择。    



生涯规划指导典型案例

体育学院  《从竞技场到新职业航向:“三纵三横”模式下退役运动员生涯规划的指导实践》


A同学从竞技场退役的运动员,面对伤病和职业生涯的突变,他选择了重返校园,在扬州市职业大学体育学院开启了新的学习篇章。在学院独特的“三纵三横”职业规划模式下,A同学经历了从初识自我到未来展望的时间维度成长,通过校园、企业到社会的空间维度过渡,以及朋辈间的积极影响,实现了职业生涯的华丽转身。


研学实践典型案例

机械工程学院  《感恩奋进 挺膺担当 晓轩先锋队在行动——探索受助生实践育人新模式》

机械工程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资助政策,深入推进资助育人工作。组建以家庭困难学生为主的晓轩先锋队,作为研学实践项目的活动主体。晓轩先锋队以扬州籍革命烈士许晓轩为学习对象,选取许晓轩烈士手植石榴树上盛开的如火石榴花为象征,凝练出以“忠诚、奋斗、担当、奉献”为主要内涵的“石榴花精神”,在思想引领、科技服务、乡村振兴等方面与资助育人工作相结合,全面提升资助育人成效。


访家之路”典型案例

电子工程学院  《 “邮”你更美好》

电子工程学院建立并指导“邮之声”志愿队聚焦资助相关题材邮票,持续打造“邮票上的故事”思政品牌。来自“邮之声”志愿队的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大使暑期踏上返校之路,在家乡社区、学校等场所用一枚枚邮票讲述了75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扶贫脱贫事业胜利的奋斗历程。学院学工党支部引导“邮之声”志愿队副队长吴东航等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组建“启航爱心志愿队”,形成帮扶学院重度残疾学生的长效机制。院党总支书记、院学工党支部书记、“邮之声”志愿队指导老师实地走访慰问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对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家访,并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帮扶服务。以家访为主要载体,学院通过开展特色活动,创新举措增强家校联系,为学生营造“家”的氛围,努力探索并打造出一条成熟的“建校为家”的路径,更好地推动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走深走实

 “苏乡永助”资助育人主题活动旨在宣传国家资助政策,提升资助育人实效,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励广大受助学生奋发自强、立志成才、感恩回馈、为国奉献,助力学生全面发展。2024年“苏乡永助”资助育人主题活动得到省内高校的积极响应,师生广泛参与,经各地各校推荐、材料核验、专家遴选和公示等环节,共确定发展型资助育人典型案例73个、生涯规划指导典型案例46个、研学实践典型案例62个、“访家之路”典型案例38个、资助宣传大使126名。

  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按照“全方位关心、多元化资助、分层次实施、保重点对象”的工作思路,积极构建“奖、勤、助、贷、补、免、偿”七位一体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精准落实各项资助政策,推进我校学生资助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系统化、科学化;同时着力打造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积极开展发展型资助育人活动,全面深度发掘资助育人内涵,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搭建广阔平台,形成了“助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引导学生立远志、践其行,成就成才梦。

2025年,学校将持续推进精准资助,深入开展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保驾护航。